近日,团滁州市委创新载体,倡导以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独居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依法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行宪法晨读,法治精神“人人知晓”
12月4日上午,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安徽分会场在滁州市第二小学北校区举行,全市400余名师生代表一起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与全国各地各校师生同步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
此外,全市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牢牢抓住“12.4”国家宪法日契机,在宪法晨读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活动参与范围,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以专题报告、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广大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培养青少年树立尊崇法治理念,养成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好习惯,不断提升青少年法律素养。

定制卡通人偶,普法宣传“别开生面”
专门定制了以“12355”为主题的卡通人偶,依托滁州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以“12.1”世界艾滋病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走上街头广场、走进校园社区,集中开展禁毒防艾、普法宣传等活动,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喜爱。
可爱的小树造型,由青年志愿者装扮起来,向过往群众发放“为了明天——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折页,现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和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咨询,大大提升了宣传的效果。

评选十大事件,典型案例“大家点赞”
这是我市首次开展“滁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出的“十大事件”,含盖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创新、法治宣传特色活动、法治教育阵地建设等方方面面,旨在用这些具有首创性质和示范意义的典型事件和优秀案例,引导和呼吁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其中,滁州市人民检察院推荐的事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入罪问题研讨会在滁州召开”,还成功获评第十二届“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

搭建展示平台,禁毒防艾“全民参与”
指导滁州大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无毒青春·滁非不艾”青少年禁毒防艾微创意征集交流展示活动,面向全市大中学生征集海报、漫画、舞蹈、歌谣等相关文化产品,动员青少年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青少年在自主开发、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习禁毒防艾知识,提高拒毒防艾的能力。
目前已征集各类作品100多件,既有手抄报、海报等平面设计作品,也有微视频、歌曲等音频视频作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的大学生们还专门排练了一台题为《归来》的微话剧。12月5日,滁州市扬子路小学的40名少先队员走进滁州市禁毒教育基地参观了部分优秀作品。
|